查看原文
其他

总编手记丨记北京周报社“地方行”系列采访报道

丁志涛 中国外文局 2021-03-17

北京周报社记者闫威、温晴和王祥在延安采访时,走在潮湿的田间,鞋上沾满了泥,越走越沉;记者李南和张巍深入西藏自治区双湖县无人区时,扛着各种采访设备,还各自抱着氧气瓶,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上,走几步停一停。而要完成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脚力,才仅仅是个开始。

▲2019年4月3日,北京周报社记者李南(左)、张巍(右)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采访援藏干部梁楠郁。

要创作出“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离不开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践行“四力”,与其说是对记者和媒体的要求,不如说是记者和媒体本身的要求。北京周报社一直以报道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初心和使命,报社前辈中,有的与海军指战员长期同吃同住在潜艇,有的想方设法赶往余震不断的灾区,也有的不顾安危挺进暴恐前线。在和平安宁的当今,新一代周报人继续发挥优良传统,热切响应着新时代的要求。

2018年初以来,报社策划了“地方行”系列采访,主题贯穿改革开放4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年,两个系列一脉相承,都是向外国受众展示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通过一线调研采访,挖掘报道普通建设者和追梦人的故事,用笔、电脑、镜头,记录和报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故事。通过讲好“四个故事”,积极主动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阐明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19年7月8日,北京周报社记者王祥(左)、温晴(右)在延安甘泉县采访驻村第一书记。

记者深入海南、黑龙江、福建、新疆等地,把宏大主题的国家叙事解构为生动鲜活的个人和地方故事,引起了外国受众的兴趣和共鸣。多领域、多角度、情景化的系列报道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作品在多平台、多语种、多媒体呈现和推广,力求到达更多目标读者。

福建泉州的系列报道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当地在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具体成效,推出后收到积极的效果和反馈。日籍编辑成濑明绘主持的视频生动活泼,在日本的播放也超过10万。

延安采访带回来老区今昔变化、旧貌新颜的故事。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感人故事更是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载北京周报社该组报道的英国英中了解协会表示,这组报道把中国改善农民生活,消除贫困的努力说明白了。

北京周报社记者采访援藏干部梁楠郁时,他还不为世人所知,周报稿件和视频刊发并被广为转载后,他成了各大媒体追逐的对象,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梁楠郁还被中宣部授予“最美支边人”称号。

▲2019年4月12日,北京周报社采访组张巍、成濑明绘在福建泉州为《慧眼看中国》录制出镜解说部分。

这仅仅是北京周报社践行“四力”具体实效的几个例子。“四力”的锻炼是全方位的。地方行的记者不仅讲好了“四个故事”,他们的政治站位、人生格局、工作热情都得以提高,采访归来,有的记者表示报道基层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对群众路线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有的表示看到偏远地区的艰苦,自己遇到的难题算不了什么,增强了攻坚克难的勇气。“地方行”的记者不仅仅是新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总书记说过,“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 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这句话是对媒体人的最大鞭策和激励。展望2020年,也就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媒体人要讲好“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故事。脱贫攻坚地方行,我们的记者还将继续走在路上。

- END -

作者:北京周报社副总编辑  丁志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